砷(As)和銻(Sb)是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準金屬,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外部軌道電子構型。在水生環(huán)境中,兩者均以多種氧化態(tài)出現,但主要以III和V兩種氧化態(tài)的形式出現。作為水環(huán)境中金屬積累的匯或源,沉積物可以顯示出明顯的金屬時空變化,并在監(jiān)測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中發(fā)揮重要作用。As和Sb與Fe/Mn(水)氧化物密切相關,并且氧化還原對于As和Sb在沉積物中的吸附很重要。發(fā)生許多氧化還原反應的生物地球化學區(qū)在毫米級的沉積物中是可變的,尤其是在沉積物-水界面(SWI)之間。近幾十年來,南四湖受到工業(yè)和市政活動處理不當的廢水,采礦和農業(yè)用地的徑流以及空氣污染物沉積的污染。


本研究以南四湖流域為研究區(qū)域。使用HR-Peeper和ZrO-Chelex-AgI DGT技術分別測量孔隙水中溶解的As,Sb,Fe和Mn以及不穩(wěn)定的As,Sb,Fe和Mn。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確定南四湖沉積物中DGT不穩(wěn)定的As和Sb濃度;了解砷,銻的生物地球化學行為及其與鐵,錳的相互作用,以及沉積物的理化性質;(3)根據DGT測量結果評估As和Sb的生物利用度和釋放風險。


unisense微電極的應用:使用重力取心器(直徑110毫米,長度500毫米)從樣品位置收集了四個沉積物核心,并保持了沉積物-水界面上方20厘米的上覆水。使用氧氣和氧化還原微電極(OX 100和RD-100,Unisense,丹麥)測量沉積物中的溶解氧(DO)和氧化還原狀態(tài)(Eh)。通過pH微電極(Unisense)獲得pH值。

圖1、pH,氧化還原電勢(Eh),SWI中的溶解氧(DO)和沉積物中TOC的垂直分布圖。從圖中可以看出DO濃度和Eh表現出相似的分布趨勢,隨深度而減小。沉積物中的DO濃度在0 mm至20 mm之間,范圍從0至137μmol/L,在4.6 mm以下為厭氧性。上層水中的溶解氧濃度穩(wěn)定,約為250μmol/L。Eh值在上覆水中保持在約421 mV,在沉積物以下從412到65 mV不等。上覆的水和沉積物處于弱堿性環(huán)境,pH值隨深度逐漸降低,范圍為7.2–7.9。